- 熊昌萍;
教师身份认同对于提升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某民办高校教师在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前后的身份认同历程的叙事分析发现,师范专业认证政策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师范专业认证的政策导向下,高校人文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的改善,教师专业态度的转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提升民办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为此,国家要继续提供政策支持,民办高校要搭建良好的人际环境,教师个人要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并主动、持续提升专业素养。
2025年02期 v.38;No.166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振芳;田欢妤;
非认知能力是学生成长成才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其形成与发展是学生能动地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学校场域内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校内场域“元系统”“核心系统”“渗透系统”与“弥漫系统”四层次社会生态系统体系。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过程中应遵循系统观、整体观、多元路径观与动态观,要以学生主体性为根本,以教师支持为关键,以管理者重视为基础,以多元教育主体联动为重点,构建有效的社会生态系统。
2025年02期 v.38;No.166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聪;
以21位高校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分析方法,探究高校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转型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范畴。转型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通过数字化意愿间接作用于教学数字化转型行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在数字化意愿和数字化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改变高校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态度、重视“重要他人”影响、增强数字化转型控制感是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2025年02期 v.38;No.166 74-7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凯龙;解冰;
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我国公安队伍的预备力量,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公安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进程以及未来公安机关的执法服务水平和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而职业认同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通过对403份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整体水平良好;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在职业认同上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是否有警亲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不同年级在职业认同与学习动机水平上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
2025年02期 v.38;No.16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乐星宇;
为探讨指导教师支持性沟通对师范生毕业设计达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使用支持性沟通问卷、写作焦虑问卷、毕业设计达成度问卷对宁波某高校大三师范生的90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发现:指导教师支持性沟通与师范生毕业设计达成呈显著正相关(r=0.428,p<0.01);写作焦虑在支持性沟通与毕业设计达成间起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0.08,Boot SE=0.05,95%置信区间=[0.01,0.20]。基于此,高校应当强化导师培训,提升支持性沟通技能;关注学生写作焦虑,实施个性化干预;优化毕业设计管理,加强监控与反馈。
2025年02期 v.38;No.166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